by 石新雨、TWY,本文最初为上艺( yì)联德国电影大师展《阶级( jí)关系》放映导赏
与达尼埃( āi)尔·于伊耶和让-马里·斯特( tè)劳布相遇,意味着遇见两( liǎng)个坚韧的形象。在采访中( zhōng),斯特劳布是喋喋不休的( de)说教者,带着浓重的口音( yīn),在不同种语言和同一种( zhǒng)执拗的决心中展现雄辩( biàn)力量(以及搞笑);于伊耶则( zé)偏好沉默,不过一旦发声( shēng)便直击重点,同时,她在剪( jiǎn)辑台前固定无限。基于弗( fú)朗兹·卡夫卡1914年的未完成( chéng)小说《失踪者》拍摄的电影( yǐng)《阶级关系》( Klassenverhältnisse , 1984),是二人长达半( bàn)个世纪创作中的第14号作( zuò)品。创作方法似乎从未改( gǎi)变:首先,是一个文本,但电( diàn)影对它的责任不是所谓( wèi)改编,而是将其视为身体( tǐ),从高乃依、巴赫、荷尔德林( lín),到马拉美、勋伯格、布莱希( xī)特、帕瓦泽、伯尔及杜拉斯( sī),于伊耶-斯特劳布的电影( yǐng)让话语发声,为书本找到( dào)容器。这些伟大文本的思( sī)想,是绝无可能被轻易图( tú)像化的物质。为此,电影需( xū)要成为二重奏乃至更多( duō),我们见证的是沉默与话( huà)语、精确性与偶然之间高( gāo)度紧张的决斗——一种音乐( lè)表演。

在第一个镜头中,影( yǐng)片确立了自己和世界的( de)关系。一个固定镜头,平拍( pāi)某栋大型仓库的一角,其( qí)中一尊海盗雕像站在看( kàn)不清碑刻的石台上,双手( shǒu)握于胯前,扭头眺向远处( chù);在他身后,库房延伸出形( xíng)制各异的窗户,玻璃多已( yǐ)破损,其中一扇还突兀地( dì)装着塑料白框。墙底部,即( jí)海盗像所在的地基,是一( yī)条散乱、匍匐的绿化带,几( jǐ)株冒出来的小树正被风( fēng)吹拂;再往外,是排列成半( bàn)圆形的石头路,路上除了( le)条排水沟之外空无一物( wù)。这个贫穷而平整的公共( gòng)舞台既不属于小说,也不( bù)属于正片虚构的任何一( yī)部分。 在采访中,斯特劳布( bù)给予了重要的线索:“雕像( xiàng)[的镜头]指导放映员精准( zhǔn)地调整银幕画框。在片头( tóu)字幕出现之前,需要一个( gè)用来校准画框的画面,因( yīn)为如果放映员只看到黑( hēi)底白字的字幕,他很可能( néng)无法正确校准。” 自动时代( dài)的观众或许忘记了放映( yìng)员的存在,但斯特劳布的( de)严谨除了帮助我们去想( xiǎng)象一门失传的职业,也代( dài)表了电影最基本的单位( wèi):一个镜头,它是电影世界( jiè)存在的形式,而每一个机( jī)位,都带领我们从新的地( dì)方观看。这部与棱角息息( xī)相关的电影,首先校准银( yín)幕的四角,还有我们的眼( yǎn)与耳。

卡夫卡一生从未去( qù)过美国,《阶级关系》亦如此( cǐ),大多数场景拍摄于德国( guó)汉堡。男主角卡尔·罗斯曼( màn)在小说开场面对纽约城( chéng)的惊呼(“好高啊!”),被替换成( chéng)了扔下行李箱时震动摄( shè)影机的步伐(“我的伞呢?”),如( rú)果说卡夫卡在1914年将自由( yóu)女神的火炬虚构成一把( bǎ)剑,那么这颗随船旅行的( de)镜头同样篡改了小说的( de)现实,将电影安置在1980年代( dài)。事实上,电影人只在纽约( yuē)港的渡轮上拍了一个镜( jìng)头:以自由女神像为坐标( biāo)的横截面,容纳了嵌满海( hǎi)面的船只(水)、云朵、两架划( huà)过天际线的直升机(空气( qì)与风)、以及远处楼房的小( xiǎo)方块(土地)。纵观小说和电( diàn)影,这是美国唯一一次以( yǐ)其当下的形态出现,如主( zhǔ)角寄出的一封明信片,背( bèi)面写着“一切安好”。当我们( men)如此将镜头内的世界陈( chén)列时,便不应再将于伊耶( yé)-斯特劳布的电影视为典( diǎn)型的极简主义,因为这其( qí)中充满了物质,每一个镜( jìng)头都掷出一粒骰子。 声音( yīn)的缜密,也拓展了极简的( de)印象,且不论作者坚持同( tóng)期声录音的声场,文本被( bèi)表演时的节奏也需我们( men)聚精会神。只要一窥两位( wèi)作者在为每部影片排练( liàn)所做的剧本笔记,我们便( biàn)会被眼花缭乱的彩色记( jì)号所震惊,其中记号标注( zhù)了语气的变化、断句位置( zhì)、常犯的失误,等等(摘自于( yú)伊耶-斯特劳布的写作合( hé)集,包含斯特劳布早年的( de)电影评论以及二人的拍( pāi)摄手稿等,已在多国出版( bǎn))。表演模式参考了音乐演( yǎn)奏的训练,通过长时间的( de)提前排演,拍摄时不紧不( bù)慢的节奏,反复打磨每一( yī)镜头,最终达到演奏者和( hé)文本、身体及空间的和谐( xié)。在《阶级关系》前期准备时( shí),导演哈伦·法罗基(在影片( piàn)中饰演德拉鲁什)曾拍摄( shè)纪录片,详细记录了两人( rén)如何在排练中调整每一( yī)句台词的节奏,不厌其烦( fán)地调整着发音与语调,站( zhàn)立、躺卧或摔倒的姿势。文( wén)本从未被学术化,只是电( diàn)影人攀登的山脉,如埃里( lǐ)克·冯·施特罗海姆在《盲目( mù)的丈夫们》( Blind Husbands , 1919)中曾拍摄的那( nà)样。简而言之,极简主义只( zhǐ)是一种工作状态,为了抵( dǐ)达最丰富的姿态。

如果说( shuō)《失踪者》中主角的境遇令( lìng)读者联想到卓别林的电( diàn)影,那么在于伊耶-斯特劳( láo)布这里,卡尔的整洁、静止( zhǐ)、及他丢失的平顶礼帽,亦( yì)神似巴斯特·基顿。卡尔·罗( luó)斯曼由17岁的克里斯蒂安( ān)·海尼施扮演,他在于伊耶( yé)和斯特劳布的支持下辍( chuò)学出演(两位导演改编自( zì)杜拉斯的短片《老调重弹( dàn)》( En rachâchant , 1982)同样是关于学习的故事( shì)),这种戏剧性的身份诚然( rán)与原型互文,却并不使电( diàn)影陷入主观,也不给文本( běn)徒增意义。在所有演员中( zhōng),海尼施几乎是动作最少( shǎo)的一位,他保持着默片时( shí)代的得体。卡夫卡、卓别林( lín)、基顿,他们创造的独属二( èr)十世纪初的身体,有着无( wú)惧任何气象的英雄主义( yì),而这也体现在卡尔静止( zhǐ)的站姿之中。无独有偶,斯( sī)特劳布将卓别林其称为( wèi)“最伟大的剪辑师”,因为“他( tā)清楚地知道一个手势(gesture)从( cóng)何时开始,何时结束。” 而卡( kǎ)尔,这个不动的个体穿梭( suō)于变异的空间,通过一扇( shàn)扇门、室内室外的过道、阳( yáng)台,进入噩梦的处境,他从( cóng)不做多余的辩解,也知道( dào)自己何时退场。 于伊耶谈( tán)到,《阶级关系》的摄影机是( shì)一位陪伴着卡尔的兄弟( dì)。与卡夫卡的文字不同,我( wǒ)们无法以卡尔本人的视( shì)角来观看他的遭遇,尽管( guǎn)机位有时会离他很近。这( zhè)种陪伴几乎是尖锐的:没( méi)有主观镜头和传统的正( zhèng)反打,摄影机总是站在人( rén)物或场景的旁边,将每个( gè)角色都视为个体。演员的( de)目光是最坚定的测量仪( yí),他们面对景框的四边,以( yǐ)视线的转移、被包围时低( dī)垂的眼睑,构建着从他人( rén)到自身的位置。而脚步的( de)断裂形成了空间的几何( hé),同期声随分镜的切换而( ér)变化着声场,任何陡增的( de)机位都是对表演单位的( de)接力,会有意料外的人突( tū)现,他们拓展了剧场的边( biān)延。

于伊耶-斯特劳布将卡( kǎ)夫卡小说中的“胖体”变成( chéng)了瘦人,形象剪辑了篇章( zhāng),从河堤一角直接切到波( bō)伦德尔先生的变形。正如( rú)波伦德尔清严的模样,舅( jiù)舅的办公室过于空旷,只( zhǐ)摆着一张光洁的大书桌( zhuō),它和同样平滑的墙板、家( jiā)长身后惨白的窗帘一起( qǐ)围成切面,展示着四边形( xíng)空间的权威。但卡尔的镜( jìng)头是不同寻常的反打,他( tā)与带装饰的墙面平行,如( rú)童话插图一般,演员终极( jí)的侧脸被平面化为一幅( fú)肖像。当分镜(更准确地说( shuō)——découpage)取消了连续的逻辑,才显( xiǎn)现出一个为自己发声的( de)人。 本片演员多为非专业( yè)人士,但某些极具阶层特( tè)征、因而必然带“表演色彩( cǎi)”的角色,则由专业演员们( men)承担:雅各布舅舅(马里奥( ào)·阿多夫)、酒店女秘书特蕾( lěi)泽(利布加特·施瓦茨)、总管( guǎn)(阿尔弗雷德·埃德尔),他们( men)更擅长调动肢体和面部( bù)的细节,雅各布激情的手( shǒu)势震荡了摄影机。事实上( shàng),机器总处于不稳定状态( tài),接收着脚步与地板的碰( pèng)撞。这是一部不太严肃的( de)非工业电影,演员不仅在( zài)凝定中创造姿态,甚至会( huì)突然“起身”,摆出滑稽的样( yàng)子,比如船长的一摊手、德( dé)拉马什宣告就寝的一翻( fān)身、鲁滨逊雕塑般的“跌坐( zuò)”。正因动作都被固定在一( yī)点上,才更能集中身体的( de)强度,乃至成为反抗,而每( měi)当人物在一个镜头中跌( diē)落,就又会新的位置上重( zhòng)置自己的形象。

只有当人( rén)物是持续的,我们才能再( zài)次看见他/她,所以摄影机( jī)需要为之停留。本片场面( miàn)的完整性令人想起小津( jīn)安二郎,这些作者都让不( bù)同的时空得以共存。于伊( yī)耶-斯特劳布隐去了大量( liàng)的角色和桥段,可角色一( yī)旦出场,就不会轻易翻篇( piān)。在第一段,船舱门口站着( zhe)一位叫莉娜的厨娘,她是( shì)关键的证人,卡尔和司炉( lú)走上阶梯遇见了她,待他( tā)们走后,莉娜又抽起了烟( yān),恢复了被造访前的状态( tài)。在乡村别墅中,一位老仆( pū)带卡尔穿过长廊,走下楼( lóu)梯,为他打开客厅的门;当( dāng)卡尔进门后,老头还要继( jì)续做完手上的事,开始等( děng)待。 姿势即态度。哪怕是一( yī)颗绝不转向的后脑勺,也( yě)能超越情节或对话,保持( chí)独立形态。空间亦如此,每( měi)次表演发生前或离开后( hòu),一片独立于虚构的空剧( jù)场在静止中运动,刻画着( zhe)自身的美术。在乡村别墅( shù)的沙发上,格林先生听着( zhe)画外的克拉拉走远,开始( shǐ)舒展身体;在小房间里,卡( kǎ)尔正倚着窗户看向外面( miàn)的景象,渐渐地,克拉拉的( de)脚步声响起。卡尔被拉走( zǒu),但景框仍然维持着,这面( miàn)墙本身就是漂亮的整体( tǐ),窗户两边挂着不同的画( huà)像,两层窗帘拉开,窗棱外( wài)有花丛和一株倾斜的树( shù),它们不完全服务于故事( shì),只是物质的整理和陈列( liè)。电影与文学各有各的现( xiàn)实主义,于是,于伊耶-斯特( tè)劳布以那些唯一庄严的( de)意象,代替了华丽的还原( yuán),乡村别墅里的玻璃门变( biàn)成了实在的木门,至于西( xī)方饭店的办公区域,则抽( chōu)象为极端的黑与白。

对原( yuán)著的精简,还突出了卡尔( ěr)与其他弱势者的平等,每( měi)当他离开一个悲惨的形( xíng)象,某种和前者相似的处( chù)境便找上了他——司炉、特蕾( lěi)莎,他将重新成为他们的( de)兄弟。西方饭店里递增的( de)听证:卡尔先是躺在床上( shàng),听特蕾莎自述;接着,自述( shù)来到窗前,他已穿上了电( diàn)梯工的制服,二人面对着( zhe)窗外的白光,特蕾莎回忆( yì)起母亲的死亡;随之,下个( gè)场景,醉酒的鲁滨逊已出( chū)现在电梯前,“寻求”他的帮( bāng)助,卡尔不得不为他离开( kāi)岗位,因此遭解雇,一切只( zhǐ)在两次电梯的升降之间( jiān)。阶级关系即空间,失去话( huà)语权的人,总是被两边的( de)对话者们挤压,甚至被隐( yǐn)形。但卡尔的重置,亦会给( gěi)其他角色以不被遗忘的( de)勇气。 卡夫卡庞杂的旅程( chéng)变成了一条简洁的线路( lù),《阶级关系》里大幅度减省( shěng)的,反而是两个最不可思( sī)议的篇章——“避难”、“俄克拉荷( hé)马露天剧场”。在经历西方( fāng)饭店的审判、真实街头的( de)追逃之后,卡尔被带到布( bù)鲁娜妲的公寓。这间公寓( yù)本是茂密的马戏团,犹如( rú)住客们变形的躯体,但在( zài)这里它是一片遗迹。布鲁( lǔ)娜妲独占沙发,她完全拥( yōng)有形象的权威,平衡着画( huà)外的窥视和声音轨迹,并( bìng)虚构了更多“有的是”的空( kōng)地。而那个没被砌平的阳( yáng)台,既成了角色们的流放( fàng)地,也是令其得见现实世( shì)界的半封闭景框,它将人( rén)和天空框在了一起,当游( yóu)行响起时,远景里只有沉( chén)默的房屋和车路——就像《眼( yǎn)睛不要一直闭着也许或( huò)许有一天罗马会自己选( xuǎn)择》中的罗马,环绕着高乃( nǎi)依演奏现场的,是几百年( nián)后的车流,电影必须面向( xiàng)这种坚固,又毅然背对着( zhe)它——而一到夜里,所有当代( dài)的痕迹,马路和平屋、风和( hé)飞鸟,都被黑色遮盖,照出( chū)两个对话的舞台,卡尔背( bèi)朝镜头,在空间的两极中( zhōng)冒险。

至于俄克拉荷马剧( jù)场盛大的招募仪式,用斯( sī)特劳布的话说,“只有在施( shī)特罗海姆的时代”才有可( kě)能被拍摄出来。卡夫卡未( wèi)完成的作品,将结局放置( zhì)在看似无限的平面上,其( qí)空间的夸张程度并不亚( yà)于顶楼阳台的狭小。然而( ér)贫穷的艺术自有其法则( zé),如果卡尔的结局注定是( shì)成为一名叫做“我”的群众( zhòng)演员,在这个能叫作“世界( jiè)”本身的乌托邦中找到其( qí)容身之所,那么对于他的( de)扮演者来说,于伊耶-斯特( tè)劳布的电影,已然是这个( gè)剧场,而演奏这出奇异的( de)文本,是对非专业演员的( de)挑战,也是他们最根本的( de)自由。无需在这一章节停( tíng)留太久,当卡尔·罗斯曼在( zài)沉默的尾声中坐上驶往( wǎng)俄克拉荷马的火车,他再( zài)度遇到了先前只有一面( miàn)之缘的电梯工吉阿科莫( mò),两位男孩毋需指认对方( fāng),只需要一些笑容——他们扮( bàn)演了同一身份,在谢幕后( hòu)短暂休憩。当演出结束,在( zài)火车窗外,电影人还以我( wǒ)们一片真实的河流,经过( guò)树林与田埂,通向远方。
作( zuò)者感谢:emf